在組織切片過程中,一些組織內含有骨質或鈣化灶時,含鈣的組織不宜直接用石蠟包埋切片。這是因為鈣和石蠟之間的密度不同,較難切出完整的切片。對含鈣組織好固定之后,再進行脫鈣或二者同時進行。然后進行下游操作如脫水、透明、浸蠟、包埋、切片。用于脫鈣的試劑很多,脫鈣劑包括有機酸、無機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以及電解法脫鈣。EDTA是一種相對較好的螯合脫鈣劑,對組織結構影響小,可以較好的保存組織的某些酶類,經EDTA 脫鈣后的組織可以進行免疫組化和原位雜交染色。但是該法脫鈣速度太慢,一般脫需要數周至數月。JYBL -Ⅰ脫鈣液主要由稀酸、甲醛、甲酸等組成。
其優點是:①作用迅速,24~36h即可;②對組織的結構損害小;③脫鈣完全。該脫鈣液特別適用于日常病理科骨組織標本的脫鈣,但不宜用化學方法確定脫鈣終點。
1. 骨組織脫鈣時,取材不易過厚,一般大約5mm。
2. 組織固定后,用PBS清洗3次,每次20min。
3. 組織用蒸餾水洗清洗3次,每次20min。
4. 組織轉移至20~30倍體積的JYBL-Ⅰ脫鈣液中,脫鈣24~36h。如果想加快脫鈣速度,可以置于37℃進行脫鈣。
5. 用蒸餾水沖洗數次。
6. 常規脫水、包埋。
1. 厚度5mm的骨組織塊脫鈣時間一般脫鈣24~36h即可。
2. 適當加溫能加快脫鈣的速度,一般不應超過37~40℃,溫度過高容易使骨組織造成松散解體,尤其不可大于60℃。
3. 脫鈣應徹底,防止脫鈣不足或過度。脫鈣程度應控制在不影響組織切片的同時盡量縮短脫鈣時間,以免脫鈣過長引起組織損害。
4. 脫鈣用具避免使用金屬容器,盡量使用玻璃容器。
5. 骨組織脫鈣應先固定后脫鈣或脫鈣固定同時進行,不應先脫鈣后固定,以便減少組織的損傷程度。
6. 每隔一段時間檢測一次脫鈣程度,脫鈣過度會增加組織的損傷程度,影響染色結果。
7. 脫鈣終點的測定(物理法):采用針刺、手掐、鉗夾等方法,當骨組織變軟或針刺時沒有阻力感即可終止脫鈣。物理檢測法會對組織結構有一定的損害,盡量避免用力過大或反復檢測。
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請穿實驗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更新中...
答:可能的原因有:
1、膠濃度不對,不同濃度的膠跑出的蛋白條帶的位置可能有所偏差,可以調整濃度;
2、抗體孵育不充分,建議增加抗體濃度,延長孵育時間;
3、酶失活,建議直接將酶和底物進行混合,如果不顯色則說明酶失活了。選擇在有效期內、有活性的酶聯物;
4、目的蛋白存在翻譯后修飾或剪切體,建議查詢相關文獻確定;
5、標本中不含靶蛋白或靶蛋白含量太低,建議設置陽性對照比對結果,增加標本上樣量。
Copyright ?湖北普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備案:鄂ICP備17001029號-1 技術支持:武漢微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