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脫氫酶(LDH)是一種氧化還原酶(EC1.1.1.27),廣泛存在于各種生物體中。它催化丙酮酸和乳酸相互轉化,同時伴隨著NADH 和NAD+的相互轉化。細胞凋亡或壞死而造成的細胞膜結構的破壞會導致細胞漿內的酶釋放到培養液里,其中包括酶活性較為穩定的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通過檢測從質膜破裂的細胞中釋放到培養液中的LDH的活性,就可以實現對細胞毒性的定量分析。LDH釋放被看做細胞膜完整性的重要指標,并被廣泛用于細胞毒性檢測。LDH釋放被認為是以前使用放射性的51Cr標記細胞,隨后通過51Cr釋放進行細胞膜完整性檢測的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法。本試劑盒為研究細胞毒性提供了一種簡便的比色測定法,其原理是基于在典型的細胞毒性測定中,將靶細胞與細胞毒性化學試劑或細胞毒性細胞(NK 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一起培養,以誘導靶細胞死亡和LDH釋放。將含有LDH的上清液轉移至新的 96 孔測定板的孔中,在乳酸脫氫酶的作用下,NAD+被還原生成NADH,NADH和INT (2-p-iodophenyl-3-nitro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被硫辛酰胺脫氫酶(diaphorase)催化反應生成NAD+和強生色物甲臜(formazan),在490nm波長下產生吸收峰,從而可以通過比色來定量乳酸脫氫酶的活性。吸光度與乳酸脫氫酶活性成線性正相關。本試劑盒可以用于細胞毒性檢測也可用于常規的乳酸脫氫酶活性的檢測。
酶標儀(能測490nm處的吸光度)及二氧化碳培養箱
96孔板,透明平底
平板離心機(可選)
可調節式移液槍及槍頭
去離子水
更新中...
一旦在細胞培養的過程中發現有黑點生成,首先,要肉眼觀察培養基是否混濁,然后,在鏡下觀察培養細胞生長的狀態,黑點是否游動。如果細胞被污染,微生物則會大量繁殖,培養基就會迅速變黃、變混濁。污染包括細菌污染、支原體污染等。如果在鏡下觀察細胞,生長狀態良好,與黑點出現前相比,沒有任何變化,那么,黑點的出現可能與以下幾種情況有關:
(1)細胞生長過老,破碎的細胞殘骸;
(2)配制培養基的pH值偏高,不宜細胞生長;
(3)培養原代細胞中出現小黑點,可能是原代組織中的雜質,多次傳代可以消除;
(4)血清等級不足以維持細胞良好的生長,更換高等級的胎牛血清。
答:細胞形態異常可能是由于支原體污染、有毒物質釋放、營養不足等原因引起的。
解決方法有:
1、定期進行支原體檢測,確保細胞無支原體污染;
2、檢查培養基和血清的質量,避免使用過期或劣質的試劑;
3、觀察細胞形態,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如更換培養基或使用相應的藥物處理;
4、對于有毒物質釋放引起的形態異常,可以嘗試降低細胞密度或更換培養基。
Copyright ?湖北普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備案:鄂ICP備17001029號-1 技術支持:武漢微盟